目前分類:保暖發熱衣報導新聞 (30)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棉花價漲,市場大打發熱衣,成功熱賣。台灣消費者文教基金會公佈抽驗10件發熱衣發現,有6件沒標示使用或添加何種發熱纖維;另2件所標示成份,無放熱效果;質疑發熱衣能否發熱。


台灣消基會公佈於去年12月到販賣店、網絡通路等採樣10件,包含平價時尚WithBRA無束縛的手感天絲棉+發熱保暖衣、COSMED發熱衣一字領白色-女M、HeatUp條紋U領衫-女、MIT德國獨家專利點點翻領智能型發熱衣,女、WOMENHEATTECH圓領TT卹(長袖)。


以及女有機棉溫調圓領衫、女家居內搭發熱紗圓領長袖、保暖發熱原點印花圓領衫-女、素面V領極暖衣、發熱衣-女V領經典款,就成份標示進行檢視,卻發現成份標示有疑慮。

文章標籤

Nuskin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這星期突然又濕又冷,民眾趕緊採買保暖商品,讓暖呼呼的用品商機暴增,像是電暖機、除濕機、還有發熱衣賣到無貨可補。迎接下星期的冷氣團,業者趕緊抓緊時機,調整動線,一進門就是電器、外套、冬被等保暖商品,搶保暖商機!


一早電暖器區就忙著補貨,因為實在銷得太快,一天要補上好幾次,最近一星期,氣溫驟降加下雨,滴滴答答的,不僅需要暖器,有更多民眾受不了家裡的濕氣,讓賣場的除濕機大熱賣,業績爆增70%!


文章標籤

Nuskin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欣傳媒 | 記者楊淑伶/台北報導

冷氣團接連報到,市面上出現各式各樣的發熱衣全都賣到缺貨,然而各家材質、升溫程度和價格都不同,廣告行銷策略都號稱穿上就能讓體溫升高2、3度;消基會抽查發現,有六成樣品明明沒有標示發熱成分,卻冠上升溫、蓄熱等容易讓人混淆字眼,反而是有欺騙消費者之嫌。



天氣寒冷,不少消費者都會選擇目前市面上的發熱衣來抗寒,消基會抽查10款各式品牌,發現有6成的商品不僅沒有標示成分,有些近千元的衣服,所謂的升溫效果也「膨風」。包括知名品牌無印良品,宣稱有機的領衫,消基會實際測試只有20%~80%成分含有機棉,且無國際認證標章,消基會認為過於誇大其詞;而標榜瞬間升溫的UNIQLO圓領長T,組成材質並未標示發熱纖維;至於要價700元的GIORDANO極暖衣,所宣稱的驗證,在台灣卻查無認證機制。


另外國民品牌Lativ旗下的條紋U領衫,原先在網路宣稱通過SGS測試,消基會再次瀏覽官網後發現,已將驗證訊息移除;至於OB嚴選的發熱衣以及illori圓領衫,同樣也沒有公布檢測內容和送檢型號。

圖說:消基會抽查市售發熱衣,有高達6成未清楚標示材質。(記者楊淑伶攝)

圖說:消基會抽查市售發熱衣,有高達6成未清楚標示材質。(記者楊淑伶攝)



但根據紡織工程學系教授王權泉表示,以衣服材質來說,真正可以達增溫、發熱的天然材質為羊毛,也是最保暖的材質;若是合成材質部分,則為丙烯酸酯類纖維,才具有吸收凝結濕氣並釋放凝結熱效果。但王權泉指出,國內目前沒有設備技術可以生產出聚丙烯酸酯類的衣服,因此目前市面上的發熱衣材質,多半都是聚脂纖維,也就是合成纖維,穿上之後,只能說具有保暖功效,成本低且價格也較便宜。



對此抽查無印良品表示,旗下所販售的衣款,本來就是保暖恆溫為宣傳為主旨,沒有所謂宣稱發熱升溫的功效。而專家建議消費者,無法用外觀或觸摸來判斷,除了呼籲廠商別在標示上魚目混珠,政府單位也應該推動認證機制來確定商品成效。

文章標籤

Nuskin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中天新聞》冬天到了市面上發熱衣百百款,但現在連狗兒都有專屬發熱衣,業者看見商機點子動到狗狗身上,將衣服內加入火山岩,內有自然吸熱材質和一般衣服比較,果真比較快讓狗兒感覺熱。不過跟人穿得發熱衣比一比,效果似乎還是不太一樣。

狗狗發熱衣報導新聞


文章標籤

Nuskin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冬季來臨,發熱衣正夯,與供應鍊沾上邊的紡纖廠寒冬遇暖流,第四季業績喜獲加持;遠東新(1402)、三洋紡(1472)從原料到成衣自產自銷,今年業績大補;另外東和(1414)、力麗(1444)今年保暖紗及發熱紗的出貨量,將比去年增加數倍。


發熱衣大賣,也讓替7-ELEVEN代工的聚陽(1477),今年所接的訂單,可望從去年的100萬件倍增到200萬件,成長率5成。

     

遠東新去年開始,就透過轉投資的「全家福」,進口日本EKS發熱纖維,生產發熱衣在台販賣,市場估計約創造1.5億元的業績;而全家福今年推出全新升級版「FET重發熱衣」,更有發熱寢飾產品;市場推估,今年的成長率應有2、3成。

文章標籤

Nuskin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最近暖暖包賣得非常好,但是也發生許多遭到燙傷的意外,一名糖尿病患就是把暖暖包貼在肚子上,結果因此起水泡潰爛。記者到市面上蒐集暖暖包,發現包裝上都標示,平均溫度在50度以上,最高溫甚至有68度,實際測試,發現只是把暖暖包放進口袋裡,就有50幾度,而最高溫的68度,已經可以把培根肉片煎熟了,所以醫師提醒,暖暖包不要直接貼在皮膚上,否則超過15分鐘,恐怕就會造成低溫灼傷。


記者:「多熱啊?會不會被燙到?」店員:「不會啦,一定要隔一層。」

文章標籤

Nuskin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天氣冷颼颼,怎麼不要穿的厚重,又能兼具保暖效果,今年市面上就出現相當多­,打著發熱衣的噱頭,號稱穿上特殊材質製造的衣服,身上的體溫,就會瞬間暖三度,最近­天氣變冷,打出這樣的噱頭,業績好上四成。

保暖發熱衣冷冬賣翻影片報導


文章標籤

Nuskin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受到北極震盪影響,今年冬天台灣極度寒冷,一波一波的寒流帶著十度以下的濕冷低溫,高山紛紛降下大雪,讓市面上各式保暖商品紛紛熱銷,各品牌羽絨衣全台就賣出七十萬件,業績超過三十億,今年新推出的「發熱衣」也狂銷數十萬件,市場規模上看五億,目前已經超過八成缺貨,再不買就得等明年。



紡織專家建議,挑選好的羽絨衣,一定要經過摸、捏、聞三道程序,觸感越輕柔表示羽絨越多,保暖性通常越足夠,另外也可以用手捏捏看羽絨恢復蓬鬆的速度,越快恢復表示羽絨成分越高,除此之外,因為羽絨是鴨、鵝的副產品,處理時必須去除異味,選購時最好仔細聞聞看,越沒有異味表示處理越好。

 

紡織專家透漏,因為蓄熱保溫效應,一般棉質厚重衣物就可以提升溫度達一度,大賣場、市場及國內外平價服飾品牌推出的遠紅外線保暖衣極暖衣甚至厚重的羽絨衣的發熱能力都與棉質衣物相仿,雖然價格較低但保暖效果不明顯,實際上只能保暖不能發熱,不能稱作發熱衣

文章標籤

Nuskin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大家都知道,羊毛、蠶絲、羽絨等天然素材的保暖效果優於人造纖維,但發熱衣的出現似乎顛覆了一般人的印象。「羊毛、蠶絲的保暖效果的確比棉、人造纖維好,」中國文化大學紡織工程學系教授王權泉表示,為了達到更好的保暖效果,人造纖維業者開發出許多創新的後處理加工技術,讓紡織品不但能保溫,甚至還能發熱。


例如,發熱衣由於空氣傳導熱能的速度比水慢,如果織物中的水分少、空氣多,熱能就不易散失,只要織物的吸濕排濕性強,就有助於保暖。


文章標籤

Nuskin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消基會抽樣調查發熱衣標示成分,部份全無「發熱」效用的材質,部份以不透氣、吸水力極差的壓克力纖維,替代真正吸汗發熱的「丙烯酸酯類纖維」,兩者價差高達了一到兩倍;消­費者購買時應睜大眼睛,才能避免以「發熱價」買到「悶熱衣」。
 



文章標籤

Nuskin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