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氣溫的降低,很多人選擇保暖衣來抵禦嚴寒。而不少品牌也推出了會發熱的保暖內衣等新概念。但專家表示,這些所謂的高科技材質只是改變了傳統材質的某種性能或增加了某種性能,大部分屬於合成纖維或人造纖維,各類五花八門的纖維名稱只是商家的炒作和宣傳。請聽荊州之聲見習記者賈林陽的報導:
     

記者在北京路的一些內衣店看到,不少品牌都紛紛推出了會發熱的保暖內衣。老闆會非常熱情地向顧客推薦:
    

【出錄音:賣得好好這衣服,這幾天都賣瘋了,這衣服剛好有你穿的碼子,給你拿一套?】    

記者註意到,七八十元就能買到的一套全棉內衣,加入竹碳纖維後,一套內衣的售價就達到了300多元。營業員告訴記者,雖然"發熱內衣"的價格比傳統全棉內衣貴出很多,但不少顧客仍然願意為了它"發熱"的功能而額外花錢。
    

【出錄音:像蠻時尚的,做白領的,像你們年輕人都穿這種衣服。 】
記者發現,雖然很多品牌都有所謂的"發熱內衣",但發熱纖維、面料的名稱卻不盡相同,而對於這些內衣的發熱原理,店老闆是這樣解釋的。
   

【出錄音:(它這個發熱原理是什麼呀?)它就是有一個這樣的發熱纖維,穿上之後,它身上有溫度就預熱,預熱之後就發熱,這屬於輕薄保暖的。 】
那麼,發熱內衣真得像老闆說得這麼神奇嗎?發熱內衣都包含了哪些成分?我們在購買時應該如何辨別發熱衣的真偽呢?中國紡織工業協會檢測中心楊金純:
   

【出錄音:主要包含大家所了解到的棉、毛、絲、麻,人造纖維就是主要兩個大類,一個是人造的再生(幕絲)纖維,比如說我們比較莫代爾纖維,合成纖維最大的有點是它強度比較強,比較耐磨,而且它不容易起皺,可以實現比較好的厚度,同時具有良好的保暖性能。 】
專家介紹,"發熱衣"中大多含有的粘膠纖維、莫代爾纖維、竹炭聚酯纖維是化學纖維或再生纖維,大多來自石油加工過程中的副產品,這些材料早已被發現,並不屬於新發明。據了解,2010年,相關部門就已發布並實施了"吸濕髮熱針織內衣"的行業標準,其中規定,真正的"發熱內衣"需要在包裝盒上張貼黑底黃字的"發熱內衣標識",發熱纖維名稱、發熱效果及添加比例等都應明確標出。專家提醒,消費者要注意這些發熱內衣標識,謹慎選擇發熱衣

 

文章來源: http://www.jzdt.com.cn/news/xinwen/10178.html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發熱衣 保暖衣
    全站熱搜

    Nuskin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